第105章 第 105 章(2 / 3)

地撸。

一边撸串一边认真地讨论起未来的出路。

也有想回老家开武术班的。小地方不像大城市要求那么高,非要科班出身,当然与之对应的是也不像大城市的培训课收费那么高,生源那么多。

也有想回家做小生意的,开饭馆、开奶茶店等等。

“自媒体!”有人说,“除非你有别的一技之长,或者有什么项目可以投资,否则,像咱们这样的人,最好的出路就是自媒体!”

“如果红了,成了百万级、千万级up主,那钱也是哗啦啦地来。”

“顶流自媒体一年也能上亿。”

大家嘘他:“那你怎么不红?你又不是没做过。”

“红是一种玄学!”那人嘴硬道,“我这不是还没掌握流量密码呢吗?”

廿七又招手叫了服务员加菜加酒,然后请教:“什么是自媒体?”

廿七这个人,长得帅,功夫硬,很会与人相处,大家服气他也喜欢他。

包括被他抢了小鲜肉指定替身的,对他也没什么怨言。

只是这个人日常穿衣都是名牌。剧组里识货的人多,私底下说过,都是真货。

然后大家又发现他那辆“大号电瓶车”原来是烧油的摩托车。

艹了,买摩托车还买踏板的,怎么想的,有病吧?

再一问价格,十几万??

更艹了!十几万都能买辆正经的车了!要是买个特别拉风的摩托车也能理解,谁他妈买个大号电瓶车啊!

后面装个箱子就可以送外卖了。

这是难得能让廿七都心梗的事。

他们问起来,他只能无奈地说:“家里人给买的,觉得踏板车看起来安全。”

的确,踏板车看起来就是比别的摩托车有种安全感。

看上去就是会老老实实上下班通勤的感觉。

绝不会去秋名山飙车。

阮卿就是这么感觉的。

其他那些款,什么复古什么巡航什么ADV什么跑车,都给她感觉只要一骑上去,人立刻就要变得狂野。

要一身皮衣,两臂刺青,叼着大雪茄,骑车走天涯了。

还是踏板车好,大姐之友。

总之,骑着十几万踏板车,又从头到脚一身(阮卿置办的)名牌的廿七,其实大家私底下也早就议论过他了。

都怀疑他是什么有钱人家的少爷,怀揣着武侠梦到剧组来体验生活来了。

就这种人,在剧组这种特殊环境出现的概率还真挺高的。

尤其廿七的确有时候会问出一些怪问题。

就是感觉大家都该懂的常识,他好像很匮乏。

明明待人接物说话做人都特别接地气的一个人,有时候又会忽然不那么接地气了。

大家就更怀疑他可能是那种脱离人民群众的阶层了。

现在他问什么是自媒体,大家也见怪不怪了。

其实也没人能真的说得清到底什么才是自媒体,都是各自的理解罢了。

解释完,廿七也有自己的理解了:“就是拍短视频的。”

要这么理解也不算错,拍短视频的肯定是被包含在了自媒体这个定义里的。

而且这些人能接触的自媒体,还真就都是拍短视频的。

对短视频这个东西,廿七还真稍稍有一些了解。

首先,阮卿喜欢看短视频。她当然也喜欢刷剧,但她快进刷。这个剧要是喜欢,她刷完剧之后,会一直刷由这部剧里的精彩内容剪辑的高光片段的短视频。

她爱这些片段甚于爱剧本身。

比起来,廿七更愿意踏踏实实从头到尾观看一整部完整的电视剧,而且是用原速度看。

要问阮卿她为什么不能这样?阮卿就告诉他:“已经没有那种耐性了。”

信息碎片化,就只想看高光情节、名场面,直接刺激G/点,直接快乐。

快乐就完事了。

这就是信息爆炸社会的人的现状。

但廿七对短视频一直感观很不好。

不仅是因为他更有耐性去观看完整的故事,去了解梗概因果和细节,也是因为之前几次被人偷拍放到网上被人瞩目的经历不太愉快。

剧组里会禁止偷拍现场,但是并不加禁止个人拍摄自己的短视频。

比如有的群演,从早上集合就开始拍了:“来早了,还没人呢,早饭都没吃,耐心等。”

服装来了:“抢到了两只鞋,怎么好像不是一双?我天,臭死了。以后大家上戏能不能洗个脚再来啊?”

中午吃饭:“来了来了,咱们来鉴定一下哈,看看这个剧组的盒饭怎么样。请叫我盒饭鉴定大师。”

武行里也有拍的。

撸起袖子,露出一片淤青,对着手机镜头叹息:“干这行的就是这样。磕磕碰碰常见,骨折甚至没命都有可能。谁叫咱们就是吃这口饭的呢。”

说完,对着镜头无奈地一笑。

满是生活的沧桑……

其实周围全是人,他为了不让别人入镜,蹲在服装车旁边,把车身当背景板用。

廿七就蹲在离他不远的空地上,和别人一起吸溜X哥或者X姐请全剧组的奶茶,看着这些或充

最新小说: 超时空史记 我的两千四百年日记 隋唐小纨绔 抗清 武布中华 朱元璋是怎么炼成的 亮剑:每个兵都了不起 悍明 舍弟诸葛亮 房穿明末,开局后门通北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