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灵 > 历史军事 > 大明:诏狱讲课,老朱偷听人麻了 > 第124章 林澈留下的纸条

第124章 林澈留下的纸条(1 / 2)

第124章 林澈留下的纸条

见朱樉嬉皮笑脸浑不在意,马皇后看了直摇头,却是没辙,心疼道:

“二啊!都折腾一天了,累了吧?”

“你跟大哥都回去歇歇吧,洗洗好好睡一觉,有什么事明天再说。”

此言一出。

朱元璋不干了,他连忙接过话茬:

“唉,我说妹子你就别掺和了。”

“老二,一个年轻力壮的大小伙,哪知道累啊!”

“咱刚才跟你说过了,老二在诏狱里没吃啥苦,日子过得好滋润着呢!”

“你就别惯着他了!”

说着,朝太子朱标努了努嘴,转移话题问道:

“林先生那边,你都安排好了?”

“先生对安排的住处还满意吗?”

“…先生可还有其他要求?”

“先生今日受到惊吓,你就没给他接风洗尘?”

面对朱元璋一连串的问题,朱标一脸苦笑,对问题一个个的回答:

“禀告父皇,林先生本来对咱们安排住所,不愿接受,后来架不住二弟的软磨硬泡,只得接受了。”

“然后,咱和二弟带着林先生去了夫子庙的府邸,林先生对咱的安排还算满意。”

“在生活上林先生没其他要求,很随意。”

“至于接风洗尘,咱在秦淮楼给林先生接风洗尘,咱回来向父皇汇报,留下蓝玉在陪着林先生。”

“不知父皇还有什么要问的?”

对于太子的回答,朱元璋并没感到意外。

林澈以死明志的决心,他找就看出来了,如今却没有死成,一定很郁闷。

越是有风骨的人,脾气越是古怪。

之前是刘基刘伯温,何况像神一样的林先生。

想到这,朱元璋暗暗叹了口气,道:

“如此甚好,你安排的不错,老二这臭小子关键时候也能起到作用。”

“这段时间,就在夫子庙住下,招待好林先生,让他不觉得哪里不舒服,踏踏实实住下。”

“至于安排入朝的事,等事情稳定后再说。”

朱元璋很快做出安排。

“父皇圣明!”

朱标躬身作一长揖,恭敬道:

“父皇如此安排甚是妥当。”

“不过,林先生似乎很关心刺杀的幕后主使,并且告知儿臣…有消息第一时间通知他!”

“儿臣看,林先生之所以接受咱兄弟的邀请,想必与这件事有关!”

朱元璋若有所思,点了点头,道:

“你这么一说,倒是很符合他的性子…”

“林先生这是想…以自己的方式报仇啊!”

“目前在应天府,林先生举目无亲,即便再有能力,没有外力帮忙,怕也是很难查出事情的真想…”

“刑部衙门,还有那些官差什么能力,想必林先生一本了之,这个时候就需要咱们出面帮他一把了!”

“不过,咱也不能完全指望刑部那帮衙役。”

“否则这案子不知要拖到猴年马月?”

朱标闻言,深以为然。

不等太子回话,旁边的朱樉发怒了,他梗着脖子道:

“父皇!”

“既然刑部那些只吃饭,不干活的衙役,还留着有何用处?”

“启禀父皇,咱跟大哥回皇宫之前,去了一趟刑部衙门,结果你猜怎么着?”

朱樉可不像太子朱标,在父皇面前,遇事先想想,再回话。

他就是一个直筒子,有什么话直接倒出来,从来不顾忌那么多。

“爹!”

“咱和大哥在刑部好说歹说,那帮龟孙子居然爱理不理,要不是大哥亮出身份,咱哥俩都得被这帮孙子轰出来。”

“就算大哥亮出太子身份,这些人还是官话屁话一大堆。”

“什么案子正在调查中,一定会给太子爷一个满意答复!”

“谁知道这帮孙子是不是真的认真调查?”

“这不怪林先生对官府有所顾忌…就您说这帮人能办什么事?”

“天子脚下,刑部衙门都是这样,何况那些州县府衙?”

朱樉这一通控诉,自己是出气了,可是让旁边的太子,感到一阵恶寒。

他真想上前捂住自己这个愣头青弟弟的嘴。

什么话该说,什么话不该说,都没个把门的。

朱标看着父皇脸色阴沉,赶紧道:

“父皇息怒!”

“…这件事都怪儿臣,把握不周,导致事情变的不可控,请父皇责罚!”

“明天儿臣再去刑部,坐镇刑部衙门,亲自督办此事,尽快将幕后真凶揪出来。”

“还望父皇恩准!”

见太子惊慌失措,朱元璋淡然一笑,摆了摆手:

“罢了!”

“老大,你无需自责,这件事中间虽然出现纰漏,却责任不在你,要说责任咱应该承担这个责任。”

“还有刑部办案拖拖拉拉,也不是一天两天了,咱就算把刑部尚书、侍郎、郎中都砍了,也不一定就能纠正这股风气。”

“林先生说的对,杀人不是解决事情的办法,杀人有时会误

最新小说: 悍明 朱元璋是怎么炼成的 我的两千四百年日记 房穿明末,开局后门通北美 隋唐小纨绔 武布中华 舍弟诸葛亮 超时空史记 亮剑:每个兵都了不起 抗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