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灵 > 历史军事 > 大明:诏狱讲课,老朱偷听人麻了 > 第268章 林澈讲解兵法震惊军神徐达

第268章 林澈讲解兵法震惊军神徐达(1 / 2)

第268章 林澈讲解兵法震惊军神徐达

“我方集中兵力做到以众击寡的时候,那我们就必须能依据我众敌寡的优势,继而取得胜利。”

林澈有条不紊道:“《孙子兵法》其实告诉你一个非常重要而简单的道理,你想获胜,必须创造我众敌寡的局势。”

“就好比,现在有一捆筷子,共计十根,倘若你直接掰这捆筷子,伱根本就掰不断。”

“但是,你如果把这捆筷子分开,一根一根的去掰,就能非常轻松的将十根筷子掰断。”

“简单说就是,一起掰掰不断,分开掰一掰就断了。”

“兵法跟筷子是一样的。”

见到徐妙云想说却不敢说,此刻无比扭捏,林澈把空杯子推了过去,示意对方添茶:

“觉得我说的太片面了?”

“还是认为太极端了?”

徐妙云添茶倒水双手敬还茶杯,不安道:

“小女子不敢。”

“先生明鉴。”

林澈耸耸肩,对此浑不在意:

“无妨!”

“不理解正常。”

“等我讲完,你便懂了。”

林澈起身坐直,正色道:

“综上所述,我们可以总结出以寡击众的定式。”

“无论是诱敌深入,还是声东击西;无论是远交近攻,或者是其他分化手段…”

“所有这些计谋的目的,都是为了瓦解敌军,以使敌军化整为零,化众为寡。”

“然后我方集中兵力,以此创造以众击寡的局势。”

“再各个击破,最终取得胜利。”

徐妙云下意识屏住了呼吸,目不转睛听的十分认真。

“就如,昆阳之战,刘秀击败王莽的关键一战。”

林澈斜靠在椅子上,换了个更舒服的姿势,慢条斯理道:

“汉军一万七千人,新军四十三万人。”

“双方兵力对比极其悬殊,为何却能以少胜多?”

“首先新军太过轻敌,甚至不肯接受投降,刘秀先锋敢死队又连打几场胜仗。”

“同时散布了假消息,说宛城已经胜利,驰援即将到来,鼓舞士气,摧毁敌军信心。”

“最重要的是,刘秀一边打一边败退,新军一直追赶深入敌后,由于新军的长驱直入,大部分被分化开来,零零散散绵延到处都是。”

顿了顿,林澈继续道:

“由此,刘秀完成了诱敌深入、化众为寡的前两个步骤,随后又轻率十三精锐,出城调集兵力,并且阶段了敌方后勤补给。”

“此时昆阳城中的汉军也观察到了形势的变化,从城中杀了出来,最终里应外合,杀的王莽新军四十万大军溃不成军,仅剩下几千兵马逃了。”

“至此,刘秀完成了集中兵力、以寡击众、各个击破三个步骤。”

“诸如此类的战役还有很多,例如牧野之战,周武王联军四万五千人,大败商军十七万人,唐岛之战,南宋李宝带领三千兵马,击溃金军七万等。”

林澈抬颔看向愕然的徐妙云,笑道:

“总结一下,只要掌握了以众击寡的兵法定式,调查拿出具体方案,对齐一点使出全力。”

“便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。”

“不仅针对行军打仗,读书学习也适用。”

“来,我们继续。”

话落。

一片震惊。

不光这边的徐妙云瞠目结舌说不出话,就连另一边的朱元璋都是惊骇到了无以复加。

隔壁密室,落针可闻。

朱元璋和徐达面面相觑,震惊之色溢于言表。

“以众击寡…兵法定式…”

“原来竟是这样?”

“林先生所讲…并非肤浅的带兵突围…而是窥其本源的至简大道。”

布满老茧的大手按住桌子两边,朱元璋的身子忍不住向前倾斜,无比想去隔壁听课。

“调查研究拿出具体方案…再对齐一点使出全力。”

“对上了!”

“全对上了!”

“林先生之前提到过。”

“必须要在局部形成绝对优势。”

“咱终于理解了。”

“妙啊!”

“太妙了!”

朱元璋虎目热切,原本闭塞的思路,犹如醍醐灌顶一般,瞬间茅塞顿开。

“永远以多打少,永远占据优势,就算没有条件,也要创造条件。”

“只要条件达成,定然无往而不利!”

“而且不仅适用于行军打仗,还能以此定式,分化朋党。”

“化整为零,以众敌寡,再想办法逐个击破。”

“咱悟了。”

话音未落。

徐达热不住微微皱眉,只觉得面子挂不住了,身为三军统帅的大将军,竟是被一个‘外行人’教育了。

倘若传扬出去的话,还不得被笑掉大牙?

以后这兵还咋带啊?

念及至此。

徐达长吁一口气,压下了心头的悸动,蓦然道:

“陛下。”

“臣…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?”

“呵呵。”

最新小说: 武布中华 悍明 超时空史记 我的两千四百年日记 隋唐小纨绔 朱元璋是怎么炼成的 抗清 舍弟诸葛亮 房穿明末,开局后门通北美 亮剑:每个兵都了不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