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灵 > 历史军事 > 大唐:官居七品,开局获送万民伞 > 第314章 陛下,前方大捷啊!

第314章 陛下,前方大捷啊!(1 / 3)

洛阳,大明宫大殿。

“陛下,日前凤阁鸾台接到姚相奏报,无耻的吐蕃人竟然率兵攻打和亲使团。”

“以至于燕王和金城公主殿下陷入险境之中,还望陛下立即做出明断!”

宋璟这番话一出口,立即在大殿内引起轩然大波。

“什么,吐蕃小儿竟然敢杀害和亲使团,简直岂有此理!”

“哼,这帮异族果然不能相信,什么和亲结盟,我看不过是拖延之计罢了。”

眼见大殿内一片义愤填膺,李隆基心中冷笑一声,表面上皱眉道。

“宋相,这个消息可靠么?”

“回陛下,此信盖着姚相的贴身官印,绝对可靠!”宋璟面露一丝哀色。

“只是此事已经过去了三个月,想来燕王和公主殿下他们……”

接下来的话他没有再说下去,但众臣还是听懂了。

四千多卫士被几万兵马围攻,就算范信长了十条胳膊恐怕也难以幸免了。

一时间大殿内的气氛陷入了凝重。

李隆基虽然因为除掉范信暗自感到高兴,但脸上却不敢表现出半点。

毕竟范信是大唐的王爷,他的死对于大唐来说是一个重大损失。

良久。

李隆基压下心中喜悦,仰天长叹一声,起身目视群臣。

“诸位爱卿,范信是我大唐最杰出的臣子,短短数年立下了不朽功勋。”

“如今死在吐蕃人的手里,你们说该怎么办?”

“犯我大唐者,杀杀杀!”众臣忿怒的大声道。

“好!”

李隆基一甩袖袍,对着众臣道。

“我大唐立国以来从未遭过这等损失,今天朕要让吐蕃人血债血偿!”

“来人,拟……”

“报!吐蕃国使者紧急求见!”一道人影从殿外跑来,看神色似乎非常焦急。

李隆基眉头一皱看向来人,由于奔跑过快侍卫累的满头大汗。

“什么事这么急?”

“启奏陛下,吐蕃国使者宫外高举白绫求见!”

“什么!举着白绫来的?”

这一惊非同小可,众臣全都变了脸色。

按照礼仪一国使者手持白绫只能说明一个问题。

那就是该国的重要人物死了。

李隆基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一点,命令内侍传召吐蕃使者。

片刻后吐蕃使者在众臣的注视中来到大殿,敷衍的拱了拱手。

“参见大唐皇帝陛下!”

李隆基还没说什么,大臣们顿时不干了。

几个老臣当即跳出来斥责道。

“大胆吐蕃使者,见到我大唐皇帝竟敢如此敷衍!”

“敷衍?”吐蕃使者冷笑一声,根本不拿正眼瞧他们,目光直视龙椅上的李隆基。

“陛下,我国太后为了两国和平不惜力排众议与贵国和亲结盟。”

“你们却擅自攻占我国城池并屠杀两万名将士。”

“试问,相比你们大唐的背信弃义,本使失礼何错之有?”

此言一出大明宫大殿的愤怒声戛然而止。

所有人呆呆的看着吐蕃使者,以为自己听错了。

李隆基眼皮一跳,脸色阴沉下来。

“朕可以不计较失礼,但绝不接受你们的污蔑。”

“分明是你们吐蕃人背信弃义杀害了和亲使团,却反过来怪到我们头上。”

“真当我大唐是好蒙骗的不成?”

不提还好,一提吐蕃使者更生气,强忍着怒火从怀中摸出太后的信函和盖里序的骨串。

“陛下,此事证据确凿,你们抵赖不了!”

“我们的人赶到柏泉城时,一个叫郭知运的节度使正带着六万大军驻扎在城池里。”

“地上堆满了吐蕃人的尸体,不是他干的还能是谁干的。”

似乎为了印证他的话一般,殿外突然传来数声大捷。

紧接着几名背插令旗的急使闯进大殿,一脸激动道

“启奏陛下,柏泉大捷,郭节度使亲率六万大军攻克吐蕃重镇,阵斩两万匪敌!”

换成往常听到这样的好消息,李隆基一定会大笑三声,和大臣们一起庆祝这来之不易的胜利。

但现在正是攘外必先安内的关键时期,他需要依靠结盟来稳住对方,争取一点时间。

眼下吐蕃使者在场,这该如何是好?

就在李隆基左右为难时,跪在殿下的急使待不住了。

本来前线大捷是个天大的喜事,怎么瞅着皇帝和众臣面色这么怪异呢?

于是,他又重复了一遍刚才的话。

“陛下前线大捷,郭节度使阵斩两万吐蕃敌匪…”

“给朕滚出去!”

“是!”

几位急使吓得一缩脖子跑出了大殿。

同时心中有些纳闷,陛下这是怎么了,难道打了胜仗不应该高兴点吗?

等到急使离开大殿,吐蕃使者看着大唐君臣冷笑道。

“陛下,您可能还不知道吧,你们唐人杀害我国将士后,竟然还恬不知耻的去罗歇城索要赔偿。”

“我国太后本着两国和平的想法给了牛羊马一万多匹,

最新小说: 舍弟诸葛亮 悍明 朱元璋是怎么炼成的 房穿明末,开局后门通北美 我的两千四百年日记 超时空史记 抗清 武布中华 隋唐小纨绔 亮剑:每个兵都了不起